地震活动断层探察数据中心
SEISMIC ACTIVE FAULT SURVEY DATA CENTER
搜索
首页
中心简介
工作动态
标准文件
项目管理
数据服务
活动断层分布图v1.0
数据库检测
数据共享服务
科普知识
首页
> 5.12专栏
5.12汶川地震的发震构造
2011.3.19世纪大讲堂 《日本大地震与全球地震活动》——徐锡伟
日期: 2024-07-24
来源:凤凰卫视
地震灾害的直接“杀手”——地震地表破裂
日期: 2024-07-17
来源:地震灾害风险数据中心-张攀
地震是人类面临的最主要的自然灾害,山崩地裂常用来描述大地震发生时的场景,地震发生时确实会发生“地裂”,也就是常说的地震地表破裂。地表破裂会对其沿线的建筑物造成直接的破坏,是地震灾害的直接“杀手”。
震撼:无人机拍摄的画面显示了地震后土耳其南部的大断层
日期: 2023-02-13
来源:今日头条
土耳其“双震”震级与汶川地震相当
日期: 2023-02-07
来源:作者:冯丽妃 来源:中国科学报
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,土耳其当地时间2月6日北京时间9时28分(地方时间凌晨4时28分)发生7.8级地震,震中位于该国中南部的卡赫拉曼马拉什省,震中位于北纬38.00度,东经37.15度,震源深度20千米。此后多次发生余震。
塔尖为什么会断——浅谈地震鞭梢效应
日期: 2021-05-12
来源:地震活动断层数据中心--张攀
1920年12月16日,宁夏回族自治区海原县发生了8.5级特大地震,强烈的地震动持续了十余分钟,几乎撼动了大半个中国。海原地震后人们惊奇地发现,在距离震中550余公里的山西汾阳,始建于明末清初的文峰塔顶部的11层至13层被严重破坏,而塔身其余部分基本完好。古高塔塔顶受地震损毁的这一现象并非孤例,历史上多次地震震害表明,相比于塔身,塔顶或塔尖在地震作用下更容易遭受破坏,究其原因是地震作用下的“鞭梢效应”。
世界上最大的灾难地震——华县大地震465年
日期: 2021-01-15
来源:中国地震局公共服务司(法规司)
明朝嘉靖三十四年十二月十二日深夜,也就是公元1556年1月23日午夜,在我国现在陕西关中地区的华县地发生了一次极其强烈的大地震,这次地震的震级超过8级,经地震学家考察认为震级为8微信截图_20210123085933级 。当时大半个中国都有震感,地震波及周边方圆几十万平方公里,震动强烈,地动山摇,无数建筑物顷刻坍塌。由于睡梦中的人们毫无防备,致使83万人在大地震中遇难,造成了世界地震灾害史上最大的灾难。
中国活动构造图(邓起东等)
日期: 2020-11-06
来源:地震出版社
最近20年来我国活动构造研究进入了定量研究阶段,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.总结这些定量研究成果,编制了1∶400万中国活动构造图,尽可能详尽地表示了活动断裂、活动褶皱、活动盆地、活动块体、火山和地震等不同类型的活动构造及其运动学参数,总结了中国活动构造的基本特征。喜马拉雅和台湾为板块现代活动边界构造带,活动强烈,断裂滑动速率大于15mm/a;大陆板内地区构造活动以块体运动为特征,可以划分出不同级别的地壳和岩石圈块体,其中以青藏、新疆和华北断块区现代构造活动最为强烈;各区200多条活动构造带的运动学特征表明,板内
中国及邻近地区地震构造图(徐锡伟等)
日期: 2020-11-06
来源:GB 18306-2015《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》
GB 18306-2015《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》编制基础图件之一
活动断层-地震的元凶
日期: 2020-11-05
来源:地震活动断层数据中心
活动断层是地震与相关地质灾害的根源,它直接控制着破坏性地震的发生,地震地表破裂无坚不摧,直接造成地表面基础设施和房屋建筑物毁坏。
增强抗震能力 提升地震灾害风险防治水平 ——芦山7.0级地震启示
日期: 2020-11-05
来源:中国地震局公共服务司
2013年4月20日8时02分,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.0级地震,造成196人死亡,受灾人口218.4万,受灾面积18682平方千米。这是继汶川地震之后发生在四川的又一次严重灾害,也是对我国防震减灾工作的又一次检验。
避开活动断层 规避重大地震风险
日期: 2020-11-05
来源:中国地震局公共服务司(法规司)
“与地震及其链生灾害共存”是人类必须面对的客观现实。我国位于多板块相互作用的交界地带,地质构造复杂,活动断层广泛分布,一些大中城市建成区可能存在活动断层的威胁。
活动断层与地震
日期: 2020-11-05
来源:中国地震局发展研究中心
一般而言,把现今(通常指10万-12万年以来)仍在活动的断层成为活动断层
源于地球深部的跳动——探解汪清7.2级深震之谜
日期: 2020-11-05
来源:中国地震局公共服务司
2002年6月29日1时19分,我国吉林省汪清县发生7.2级深震,震源深度540 km。该震与7级浅源地震激发的地震能量和震动波形基本一致,在经过数百至上千千米的能量衰减后,到达东北全境和华北部分地区时虽仍有微小震动,但并未惊醒位于该震上方的汪清周边居民。与7级浅源地震常常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重大经济损失相比,汪清深震未造成人员伤亡和建筑物破坏。
龙门山断裂带研究综述
日期: 2020-05-08
来源:地震活动断层数据中心
在汶川地震十二周年之际,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张会平研究员归纳和总结龙门山逆冲带的18篇Tectonics和8篇JGR文章,结合近年来新数据、新认识以及新观测和模拟结果,撰写了一篇综述西文章。本文章与所有这些专辑论文一起,将为我们理解和认识青藏高原东部的地球动力学提供些许新的见解。 本文发表于2020年4月份的Tectonics期刊上,现征得作者同意,把作者提供的文章摘要的中文翻译展示出来。
5.12汶川地震发震构造相关中文文章Top5简介
日期: 2020-05-08
来源:地震活动断层数据中心
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 (M_S8.0)发生在青藏高原东部边缘与四川盆地交界处的龙门山逆冲断裂带上,大地震不仅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, 而且还产生了迄今为止空间上分布最为复杂、长度最大的逆冲型同震地表破裂带。 适逢汶川大地震12周年,我们筛选出与汶川地震发震构造相关的、被引次数最高的5篇中文文章,将汶川地震的研究成果分享给大家。
1668年郯城8.5级地震,蒲松龄经历的一次大震
日期: 2020-05-08
来源:地震活动断层数据中心
康熙七年,蒲松龄时年二十八岁,在他找表哥李笃之喝酒时遭遇地震。后来他在《聊斋志异》写下《地震》一文,短短一则小文按照震前、震中、震后;描写对象先室内、后室外、街上;夹叙所见、所闻、所想。井井有条,紧紧相扣,有观察,也有思考,再现了地震现场的惨烈的画面。 适逢汶川大地震12周年,我们将这一短文介绍给大家,并解析了文章中蕴含的地震学原理,力求达到让公众认识地震、消除恐惧,树立科学应对、人人参与的积极防震减灾观念。
半月谈:你知道脚下的地震活动断层在哪里吗?追寻地震潜伏的元凶
日期: 2019-12-27
来源:半月谈公众号
地震灾害是人类面临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。我国占全球陆地面积7%的国土发生过全球1/3的大陆地震,是世界上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。